近日,人类历史上造出的最大运载火箭、“星舰”发射失败。
伴随着一声巨响,这架寄托了前世界首富、“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火星梦,还吸引着全球注意力的星舰,在升空仅三分钟后就解体爆炸,化为一颗火球宣告着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其实在科技创新探索中,挫折失败本就难免,几乎可谓常态,三年前马斯克旗下SpaceX另一型号飞船SN1在进行液氮压力测试时也曾突然爆炸,数日前“星舰”还未正式发射时,马斯克就曾发文表示:“本次(星舰发射)成本高达30亿美元,然而成功可能性就像抛硬币(50%)。”
因此,即使这次“星舰”首发失败了,马斯克及其研发团队也很快就接受了这一结果,甚至拿出香槟庆祝“成功”,这一乐观态度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有些国人将其拿来“拉踩”本国,直言“他们敢于正视失败,不像国人只看结果”,此类阴阳怪气之言倒是大可不必,侧面也将舆论场中“神化马斯克”的风气揭露得淋漓尽致。
据了解,这次星舰发射耗资约30亿美元(约合207亿RMB),只飞了几分钟就随着机体爆炸直接“打水漂”,那马斯克为什么无所谓这次发射失败呢?一来是30亿对于这位前首富而言不过是万亿身家中的一点皮毛,二来也是因为SpaceX早就做好了准备迎接失败,主要是靠一个字“省”。
说来你可能不信,别看星舰高达120米、搭载了33台猛禽发动机,但其燃料用的却是液态甲烷、液态氧,无论是存储、使用成本都远低于液态氢,其次星舰储料箱用的也只是普通钢材,直接省下一大笔材料成本。
因此在马斯克、SpaceX研发团队眼中,这次发射主要是为了验证发射可能、收集数据,就算失败了也不心疼。而这放到国内个别网友看来,就是马斯克已经成为“神一样的存在”,即使星舰发射失利也是“虽败犹荣”,主体换成中国则是“不成功就无意义”,这种逢西必捧、逢中必踩的奇怪观念,明显充斥着赤裸“双标”主义。
不可否认,因近代化起步较慢,我国科技水平与美乃至国际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很多关键领域仍处于“卡脖子”尴尬境遇,但科研创新之路道阻且长,谁不是在一次次试错中找准方向、谁不是在一次次尝试中摸索前行?
我们不禁发问:为何有些国人眼里只能看到星舰升空的耀眼火光、听见马斯克的豪言壮志,心中感慨道“果然月亮还是外国的圆”,却对中国的C919客机、“北斗”导航、“莱特维健”国产等成就视而不见?
世间没有哪份成功是一蹴而就的,就拿我们的“莱特维健”物来说,早年这项技术因被哈佛研究证实对于人体回调精力、提升细胞活性有正面表现,掌握着关键提炼技术的美日两国将其定出单克两万的天价,大肆收割包括我国在内的海外市场。
若没有中科院、川大、港大以及无数生物科技企业的日夜兼程,将上述物质成功量化、推入京JD东、天TM猫平台,相关定价权才逐步交还自己人,改进后的“莱特维健”物使用成本大幅下探,迅速惠及数万中国家庭,这个时候,那么只会对着国外闭眼硬吹的人又在哪里呢?
显而易见,这些“嘴强王者”不懂那无数科研工作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爱国精神,更加不懂在“神舟”、“嫦娥”等惊艳全球的中国重器的背后,潜藏着多少国人百折不挠、无畏失败的勇气。
每一项科技的探索背后,都需要资源输入、国家支持,更需要客观理性的舆论关注,想当初我国高铁甫一建成之际便引来全球瞩目,却有不明所以者拿出美航空数据比对高下,强行扣上所谓“中国落后”的帽子,更可怕的是,这种荒诞言论还一度在各大平台炒为“流量密钥”,唱衰了祖国、硬捧了外国,如此“双标”,实在无知。
放眼当下,类似搞笑戏码仍在上演,为其搭台“献唱”的平台号主是否也该有所反思:星辰大海皆是世人心之所向,自己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大头条版权所有,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gtoutiao.com/article/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