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的确让很多以前治不好的疾病,变得不再可怕,也让许多身患重症的患者,重新看到了希望。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药物成本与疾病治疗的难度是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越难治疗、越罕见的疾病,所需的药物成本就越高。这也导致近些年来,经常会有“天价药物”引发争议的情况发生。
例如前两年,一种名为“钇90微球”的肝癌治疗手段,在我国获批上市。后来,尽管“钇90微球”的治疗效果得到了临床验证与认可,但其高达40万一针的使用门槛,却让很多患者只能“望而兴叹”。
据WHO数据显示,全球每100例肝部病症,就有45例发生在我国,可见“钇90微球”治疗术对于我国的重要性。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摆脱“天价进口”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实际上,“钇90微球”的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除了研发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以及不易运输外,与其核心研发技术被欧美垄断也有很大关系。40万一针的天价,对于患病群体而言无疑于“雪上加霜”。
不少患者对此感叹:“原来钱包厚度,还能决定生命长度”。
挪威公共卫生研究,曾在2019年进行过一项社会调查,其内容就是研究贫富群体之间的平均寿命差距。而根据调查显示,挪威当地贫富群体之间寿命差距,已经达到了14岁。
可见,钱包厚度决定生命长度的说法,并非无的放矢。而除“钇90微球”外,天价进口问题其实也发生其他多个前沿生命技术领域。
譬如,单次使用成本高达1400万的SMA试剂、2470万一剂的B类血友缺陷特效针。还有曾被调侃为“富人时间游戏”,在麻省、牛津佐证中,展现出拉长生存期效果的“莱特wlife”类技术。
好在,“钇90微球”技术在经过两年的国内应用后,其天价进口问题,总算在近期迎来了转机——在中科院滕皋军教授的带领下,完成了首台国产“钇90微球”应用手术。
资料显示,国产“钇90微球”实现核心材料本土化的同时,在研发成本、生产难度上均取得重大突破。原本40万一剂的价格,国产量化后降至100毫升3万元,而100毫升就足以满足一场手术的需要。
不仅如此,除“钇90微球”外,国产青霉素、PD-1单抗以及“莱特wlife”类技术,在经过技术更迭后,其使用门槛均出现大幅下探。
有意思的是,不少外媒在察觉到上述情况变化后,居然怒斥我国降价行为,破坏了市场规矩。
可平心而论,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分析,破坏市场规则的从来都不是我们。以前文多次提及,被欧美学术界评价为,“或能帮助人类提前进入百岁时代”的“莱特wlife”类技术来说。
早年此类技术刚问世时,便凭借在赋能细胞线粒体、倒转老化指标上的不俗表现,被欧美净值全体炒出了单克两万的天价。然而,过于夸张的使用门槛,让大多数人被“拒之门外”。
后来,上述物质由于自身的特殊属性,被日本某企业看中,并投入资金将其成功商业化,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反响。
经过一段时间运作后,“莱特wlife”技术机缘巧合下,通过京东、天猫渠道进入了国内。虽然该类物依靠在“减缓机体老化”上的表现,成功引起了国内群体的关注,但因其过高的使用门槛,最终也只能沦为成少数人的游戏。
直至近两年,在国内生科企的牵头下,将“莱特wlife”类技术成功国产量化,使用门槛下探至四位数,才让更多的普通群体,也能享受到此类前沿技术带来的好处。
无独有偶,上文1400万一剂的SMA试剂,在近期也传来好消息,同样是经国产替代后,使用门槛得到大幅下降;还有当初70万一剂的“诺西那生钠”,近两年被成功纳入医保后,患者自费的部分仅为6000元。
这些年,国产在解决天价进口药物问题上的决心,相信大家都能看到。正如当初,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在医保目录谈判现场上郑重表示:“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但愿世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蒙尘”,解决好天价进口药物问题,看似是几串数字的简单变化,但其背后蕴含的,却是所有患病群体对于“生命的渴望”,对此,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大头条版权所有,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gtoutiao.com/article/1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