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十人九胃病,可见胃部疾病的高发性和普遍性。
尤其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着日渐增大的工作压力,长期熬夜加班,情绪焦虑,加之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为胃病的发生创造了可乘之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80 % 的人有胃部不适的困扰,而且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1]。据2022年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华医学会最新数据显示:67%的医生观察到23-34岁的患者比例在近年有上升的趋势,且这个比例在一线城市更高。
为什么现代人的胃部疾病如此高发?年轻人的胃,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垮掉的?
年轻人胃部疾病高发,三大习惯是祸根
大部分人的胃部疾病都是自己折腾出来的,与不规律饮食、重口味饮食、不良的情绪等息息相关。
1.不规律饮食
“早餐不吃、中午乱吃、晚上猛吃”是当下不少年轻人的生活写照。早餐吃不吃取决于几点起床,午餐要看饿不饿,晚餐要看下班时间,熬夜时再加顿夜宵。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自然容易伤胃,而且经常性地熬夜、吃得太晚不利于肠胃蠕动,影响消化。
2.重口味饮食
年轻人长期饮用咖啡,奶茶,冰饮,抽烟喝酒,火锅、烧烤、麻辣烫更是心头好,然而这些高油、高盐、高脂、过冷或过烫的重口味食物,都会刺激甚至损伤胃黏膜,从而影响胃健康。
3.不良情绪
胃部疾病不完全是吃出来的,不良情绪对胃的刺激,不亚于饮食因素。精神压力大、焦虑、紧张的状态会通过大脑的神经反射机制引发胃部功能异常,导致慢性胃病。
以上种种不良生活习惯都为胃部疾病的发生埋下了伏笔,其中以慢性胃炎最为常见,在我国发病率高达50%[2]。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慢性胃炎的症状,但往往因为不了解其具体表现,导致不能及时发现而耽误了治疗。
当身体出现这3个症状时,可能是胃在向你求救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由于其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很多患者不易察觉,能够表现出来的常见症状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3]。
胃痛:常表现为不规律上腹部疼痛、隐痛,尤其在饭后表现明显,吃刺激性食物会诱发并加重疼痛。
胃胀:即使吃很少的食物,甚至是空腹时,肚子也会有饱胀感;消化不好,胃部有堵塞感,出现嗳气、打嗝的症状。
反酸烧心: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黏膜引起泛酸,严重时会反流;经常会感到心窝的位置有烧灼样的疼痛感。
此外,不少患者还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的症状。在生活中,大家要对自己身体的异常提高警惕,一旦胃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检查并治疗。
胃痛“忍一忍”就过去了?需积极治疗
很多人仗着自己年轻,觉得胃痛没什么大不了,忍一忍就过了,但往往导致小病拖成大病。慢性胃炎如果一直拖着不治疗,就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伤害,可能发展成胃黏膜糜烂、胃溃疡、胃出血等,长时间忽视,不介入治疗的话,甚至会引发胃癌。
慢性胃炎的早期阶段是浅表性胃炎,症状相对轻微,只要经过科学的治疗就可以治愈。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或任其发展,则可能发展成为比较严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目前认为由慢性胃炎演化成胃癌的经过是这样的:慢性浅表层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早期胃癌[4]。
虽然,从慢性胃炎到胃癌的过程看似只有4步,但实际上慢性胃炎癌变的概率是极低的,只要我们积极预防、积极治疗,则可以规避其发展成为胃癌的风险[5]。
治疗慢性胃炎,做好它们很重要
慢性胃炎治疗的过程是漫长的,容易反复。因此,无论是在改善生活习惯上,还是在治疗上,都需要耐心。
1.改善生活方式
胃部疾病讲究“三分治,七分养”,饮食习惯的改变、情绪管理等生活方式上的调整都是防治胃部疾病的关键。
饮食上,要保证三餐规律,尽量清淡饮食,忌浓茶、咖啡,少吃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酒戒烟、避免熬夜、久坐等等。其次,饮食要营养均衡,建议多吃杂粮和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入,促进消化吸收[6]。
生活中还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悦。此外,适当的运动不但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还能够释放不良的情绪。
2.药物治疗
慢性胃炎患者平时出现不适症状时,可以到药店在医师的指导下购买如铝碳酸镁等胃药进行治疗,它能快速中和胃酸,缓解多种胃不适症状。不过,症状缓解或消失并不代表治愈。因为慢性胃炎易反复,暂时恢复的黏膜上皮较脆弱,抵御能力差,需要胃黏膜保护剂的持续作用,铝碳酸镁除了能快速解除胃酸对于黏膜的损伤外,还能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抵御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蚀,促进黏膜上皮修复及愈合,并持久保护胃黏膜,从而治疗胃黏膜损伤[7]。所以,慢性胃炎患者在用药上一定要足量足疗程。
切记,胃部疾病最怕“忍一忍”,如果通过药物治疗、调整饮食后还没有得到改善,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大头条版权所有,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gtoutiao.com/article/5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