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等级”,会影响学习成绩吗?
我有个朋友,他女儿是高三生,马上要高考了。
他就很发愁,一是担心孩子考不上好大学,二是不知道以后应该给她多少生活费。
按他的话来说,如果生活费太少,孩子在大学里过得太憋屈,如果生活费太高,女儿又会因为手头宽裕而养成“大手花钱”的习惯。
总之,他不希望女儿因为父母给予的“每月生活费水平”,而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成绩。
最好是给得“刚刚好”,不至于让孩子感觉委屈,又能让孩子吃饱穿暖。
我想,大多数学生家长都应该和我这个朋友的想法差不多。
毕竟我们不是大富之家,也不是贫寒家庭,虽然拿得出每月几千块钱的生活费,但也不能“无条件”地全都交给孩子去任性支配,哪怕他已经成了大学生。
况且有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实际上早已偏离了吃穿用度的基本需求,将大部分生活费都花在社交娱乐、零食饮料和形象消费上,而花在文具、书籍和培训方面的钱,只有大约30%。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很多经济相对宽裕的家长,经常会给孩子多给些钱,并且特意叮嘱,和同学出去吃饭不要太抠门,和女朋友谈恋爱要抢着买单。
这样的家长显然是可爱的,毕竟年轻人在大学里学的知识、理论和技能会过时,但是在大学里结识的好友知己、创业伙伴和知心爱人,却有可能成为陪伴你许多年,帮助你成就事业的“同路人”。
也就是说,在基本的生活费之余,多给孩子一些“人情费”和“社交费”,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近期,有一张“大学生生活费等级表”在网络上流行,还挺有道理的。
在这张表中,把每月拥有1000至1500元生活费的大学生,归类为“普通”级别,将1500至2000元生活费的大学生归类为“小康”级别,基本上符合普通学生的经济形势和生活水平。
当然,孩子就读大学的省市、地区和院校,都与他的“生活费等级”密切相关。
同样的2000元生活费,在偏远省市或许算得上“中产”,在沿海城市却可能只是“温饱”。
对于孩子已经成年的70后和80后父母来说,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条件可以说是“穷怕”了,所以但凡有点实力和钱财,再加上孩子争气考上了好大学,都恨不得把自己的钱袋掏空,让孩子在大学里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问题是,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水平”如果太高,孩子在结伴识友、游戏娱乐和形象消费方面花的钱越多,在读书学习上预留的时间精力就越少,学习成绩也就越是差强人意。
也就是说,父母给大学生以生活费,一定要清醒客观,只要符合当地当校的平均水平就可以,没必要贪多求富,给了孩子手头阔绰的现在,却让他失去了可以自力更生的未来。
或许有父母认为: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什么游戏娱乐、交友恋爱根本就不重要。有那个时间,利用大学四年好好学习,毕业了赶紧考研究生和公务员,以后找个好工作,有个好收入,难道不香吗?
所以,这就是你给孩子每月1千块生活费的理由?那么你知道,每月1千块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吗?
只能是一天三顿都在学校食堂里吃;
日常生活用品尽量都用网购;
少购物、不聚餐,每天只能在教室和宿舍呆着。
问题是这个级别的消费水平,学生根本没有资格申请助学金,但是在吃穿用度上,往往比有些贫困生还要过得“紧巴”。
如果成绩好,还可以争取奖学金;
如果人勤快,也可以到校外勤工俭学。
反正1千块钱的月生活费,基本上只能保证学生每天吃食堂饭、尝读书苦。
不管在哪个城市,几乎都没有太多休闲娱乐可以享受。
所以说绝大多数家庭,只要是生活还能过得去,一般都会给孩子每月1200至1500的月生活费,既让孩子在吃“食堂饭”之余,偶尔可以和同学老乡出去吃顿火锅,也让孩子在紧张学习之余,偶尔可以买点零食饮料和游戏装备。
当然父母还是会习惯性地叮嘱孩子:钱不多,一定要省着点花。
此外,如果孩子考上了沿海或一线城市的大学,父母肯定得给孩子多准备点零花钱。毕竟每个省市地区的消费水平参差不齐。
尤其是到了好城市、考上好大学,怎么着也得给2000元左右的月生活费,才不至于让大学生在日常消费时感觉捉襟见肘,甚至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和考试成绩。
总之,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花钱,所以在生活费问题上,能够“达到温饱、迈向小康”,也就算父母对得起你了。
剩下的,还是靠读书和奋斗,自己慢慢争取吧!
大头条版权所有,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gtoutiao.com/article/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