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导演:去生活中寻找真正的范本,从生活中吸收忠于生活的镜头语言

媒体:刘导您好,在一开始能不能先请您介绍下从业经验。据我所知,早期您是一名演员,从童年时期就出演了很多名角的大戏,后来怎么就转型导演了呢?

刘宁导演:小时候,那时还是录像机的时代,好像暴露年龄了(笑声),父亲放了一部电影,主人公蒙冤入狱,最终坐上电椅被判了死刑。我哭得很伤心,哀怜一个好人最终的命运。父亲告诉我,这个人并没有真的死,他是个演员,在扮演故事里的这个角色。从此我对“演员”这个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

初一参加了少年宫的表演班,初三参演了冯小刚的电影《我是你爸爸》,之后也一直拍了几部戏,后来高二学习紧张,母亲帮我拒绝了后续的片约。直到大学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当时同时被导演系和表演系录取,最终选择了表演,圆儿时之梦。在中戏时候,经常在表演作业里加上很多天马行空的元素,后来老师也很放心得把集体的毕业大戏交给我来导,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戏毕业后一直做演员,辗转认识香港导演金杨华,就在前辈的指导下踏上了导演之路。后来也尝试创业,成立了“四点水影音工作室”和“友看传媒”。那时正赶上第三次互联网浪潮,视频网站遍地开花,给了我能够成为一个导演的机遇。自编、自导、自演、自剪的短片拍了不少,后来开始有网站找我拍广告、创意短片和故事短片,直到2011年我拍了一部院线电影《向阳花开》,从此我的简历上有了新的身份,上面写着——刘宁导演。

刘宁导演:去生活中寻找真正的范本,从生活中吸收忠于生活的镜头语言

刘宁导演电影拍摄工作照

媒体:您在很早起就尝试了《我为宫狂》这样的比较前卫题材,作为中国最早的网络剧,当时腾讯也是比较力推,您当时是什么动机下去做得这种尝试和探索呢?

刘宁导演:《我为宫狂》还真的可以算是中国第一部有制作的网络剧。接这部剧还要感谢我的良师益友吉阳,他当时给于正老师做制片工作,我们很早就认识,一起演过一部电影。2010年我拍了一部新媒体剧《校花董事会》,那时故事性剧集短片都叫“新媒体剧”,还没有“网剧”这一概念。《校花董事会》在网络的反响不错,于是吉阳就把我推荐给了于正老师。《我为宫狂》这部剧其实是电影《宫锁沉香》的先导片,主要想在网络上起到电影的宣传作用。我看了故事梗概,穿越时空的爱情题材,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有幸成为了《我为宫狂》的导演。这部戏2012年在腾讯首播14天点击量就突破5000万,总点击量几个亿吧,之后市场上才有了网络剧的概念,所以,确实是早期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尝试。

媒体:看到您的作品除了院线电影,也有“大美新疆”的宣传片,也有雅虎与哈里巴巴的话剧,涉猎比较广,您是怎么同时把握跨度这么大的题材的?或者说是有意识做的尝试吗?

刘宁导演:话剧、广告、宣传片、形象片、专题片、纪录片这些题材,在我做电影导演之前的确都涉猎过。刚入行时候,没尝试过的类型都愿意去尝试,比较来者不拒。现在回想起来,很庆幸能涉猎这些多元化的、不同风格的题材作品,为我拍长篇奠定了基础。广告,尤其是TVC广告,惜秒如金,抓“核心”同时兼顾画面的冲击力;宣传片和形象片,从策划、编写脚本、拍摄、表演、录音、剪辑、配音、配乐、合成出片,所有的制作流程并不比制作一部故事长片简单,反而要更加理性的配合你要宣传的主题,做到独特性和亲和力,角度和切入点的异同直接影响到片子的成败;专题片和记录片,是一种介乎于真实和艺术之间的电视文化形态。其实我比较喜欢写实的东西,电影的诞生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表现真实生活的原本样子,才是观众最能够感同身受和引发思考的艺术形式,如果能加以适当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有趣新颖的视角,会给此类题材注入极大的活力。这些题材的涉猎,制作拍摄的经历都会很好得为后来的故事长片做了技能解锁。

刘宁导演:去生活中寻找真正的范本,从生活中吸收忠于生活的镜头语言

刘宁导演电影拍摄工作照

媒体:在这些尝试中,纪录片、穿越剧、青春偶像剧、惊悚悬疑题材等等,哪个是您比较满意或者感兴趣的方向?

刘宁导演:2013年我接了一部惊悚题材的电影《夜半梳头》。那段时期,惊悚片是以小搏大的好题材,电影市场上出现了大批这类作品,几乎每周都有最少一部惊悚片上线。《夜半梳头》制作成本280万,单周票房过了千万,还算成功。惊悚、恐怖这样的类型片,我还是很有把握的,最早尝试的短片也多以这种类型为主,对于讲述故事、营造氛围,我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之后又连续接了几部惊悚电影,但此类题材我国的审查制度还是比较严格的,但从市场上,又要追求视觉感官上的刺激以及利用变化莫测的剧情,错综复杂的叙述手段来取悦观众,尺度难逾越,创新是硬伤,这无疑成为制约国产惊悚片突破瓶颈的主要因素。

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比较喜欢逻辑推理型的悬疑片,把握人物的命运,也擅长营造高度焦虑和紧张感,当然,意想不到的结局更能够让观众大呼过瘾。创作这样的类型片,对于导演来说,也是十分有挑战的。我曾尝试将两部找我的惊悚片改成了悬疑片,一部《审判者》,另一部《双面先生》。创作悬疑题材的剧本,并不容易,但整个的烧脑过程是恰恰是最有趣的部分。

刘宁导演:去生活中寻找真正的范本,从生活中吸收忠于生活的镜头语言

刘宁导演电影拍摄工作照

刘宁导演:去生活中寻找真正的范本,从生活中吸收忠于生活的镜头语言

刘宁导演电影拍摄工作照

媒体:相比之前的创作,《松江教父》这部电影是在比较短的时间里面高效地制作出来,拍摄周期只有为期20天,您觉得有哪些变化和挑战?

刘宁导演:《松江教父》这部电影,也是我第一次尝试民国黑帮题材,其实从整体剧本的场景需求,人物角色的多样复杂性,部分场面的营造以及大量的武打戏份来说,20天的制作周期确实有些紧张。但其实处理时间和生产间的矛盾,对于有经验的导演是终身课题。所以我也一直保持高质量、尽可能压缩周期的生产习惯。对于影片的拍摄周期是与投资成本直接挂钩,出品方当然希望在投资预算内高效地完成生产,所以我认为导演要有制片意识,尽量在资方的预算范畴内,在保持影片高质量、艺术性的前提下,配合统筹计划,按时完成生产任务。为预防演员档期调整、场所管控等突发情况,尽可能争取出弹性应对的空间。对于一些小成本的电影,制作周期一般都在12天-30天内,我之前拍的几部都压缩在10-20天这个范围。

刘宁导演:去生活中寻找真正的范本,从生活中吸收忠于生活的镜头语言

刘宁导演《松江教父》剧照

媒体:近些年您拍了大量的电视剧和网剧,而且拍摄速度很快,甚至一天可以完成一集的成片量,是怎么做到的?

刘宁导演:说实话,被逼的。前面我谈到了一部戏的投资成本决定制作周期。最早做导演的时候,我觉得导演和制片水火不容,一个花钱,一个省钱。导演总是天马行空地想去完成最美好的艺术创作,而制片会把你拉回现实,告诉你这是一场战斗,还有多少弹药,还有多长时间,而且战役一定要赢。所以,制作过程中总会有无数的矛盾出现,直到我做了监制之后,慢慢地学会用制片的角度去看待一些问题。

做了电视剧导演之后,也学会了怎样去调整统筹的计划,怎样去安排一天的戏量,怎样连拍,怎样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电视剧,生产强度很大,从一天5、6页纸,到10几页,到20几页。网剧《你是我眼中的山川和海洋》是我第一次尝试一天近20页纸的拍摄,刚开始不习惯,后来慢慢轻车熟路,最多的时候5场连拍。电视剧会按照同一场景的戏份集中拍摄,如果时间有限,导演要学会在相同的环境下,将不同场次、不同的演员、不同的调度,在摄影机位和灯位一致的情况下,集中拍摄,省去换机位和灯位的时间,来提高时间效率。当然,导演要时刻保持头脑的清晰,要做足功课,要时刻注意演员服装、化妆的变化、道具的摆放位置以及一场戏镜头的充足数量,其实,这还真是一门手艺。

记得在拍电视剧《这就是生活》的时候,我最多6场连拍过,那时受制片人邀约,去帮忙拍了7天,心想一定要完成任务,可不能掉链子。拍摄《兄台请留步》的时候,制作周期60天,那年正好赶上疫情,记得大年初二出工就被劝返,在酒店隔离了17天。这17天的不测,早就超出了片方资金上的承受范围,于是开会决定后面缩短制作周期,把进度赶上来。像这样的意外,作为导演要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和应对措施,所以,再次开机之后几乎每天都是12页纸以上,甚至有次一天完成了26页,一集的成片量。

刘宁导演:去生活中寻找真正的范本,从生活中吸收忠于生活的镜头语言

刘宁导演电影拍摄工作照

媒体:行业里几乎都会评价你是一位手艺很好的导演,你拍完第一部电影时曾经说过,自己倾向于成为一个电影匠人,而非艺术家,在做匠人这件事情上面,现在有更多的经验和体会了吗?

刘宁导演:首先,我认为导演的工作是一门手艺,导演也是个手艺人。“匠人”是一种修行,面对人生失意、事业沉浮、行业周期的一种坚持。在一味追求产能、效益的时代,如何在资源有限的范围内,精益求精,养成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淬炼自己的心性,可以说,匠人之道即人生之道。至于毕生是否有幸被谬赞为艺术家,那是别人给予的评价。做好电影的手艺,做个巧匠,是我的追求。去生活中寻找真正的范本,从生活中吸收忠于生活的镜头语言。

刘宁导演:去生活中寻找真正的范本,从生活中吸收忠于生活的镜头语言

刘宁导演电影拍摄工作照

大头条版权所有,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gtoutiao.com/article/5879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2日 下午3:43
下一篇 2022年5月13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走进Scooper:信息流与内容聚合平台的非洲出海故事

    Nedti是东非知名媒体集团The Standard Group旗下的一名经济专栏作家。原本为传统媒体专栏供稿的他以尖锐犀利的风格而著称,凭借一系列颇有深度的财经解析文章,备受非洲当地读者的喜爱。然而传统媒体受本地错综复杂的关系影响,Nedti的文章屡遭封杀。2018年,Nedit转战当时刚在肯尼亚上线不久的信息流与内容聚合平台Scooper,成为平台专业供…

    2022年5月19日
  • 人到中年再没本事,也别让儿女从事这3种职业,时间越久转行越难

    2022年应届毕业生突破1076万人。求职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叠加特殊时期的影响,求职市场上的“内卷”程度更加惨烈。比学生更焦虑的是广大家长,人到中年之后,还要为儿女就业发愁。一等父母,提前把儿女安排进好单位;二等父母,能利用自己的阅历和见识,帮儿女出出主意;三等父母,反正帮不上忙,听天由命,任由孩子闯荡;四等父母,自己不懂,还给儿子“瞎”出主意。 三百六十行…

    2022年5月20日
  • 人间最得意:李扶摇亲身证明,年轻时有多不靠谱未来就将有多强

    喜欢玄幻仙侠类国漫的观众应该对『索以文化』并不陌生,一直致力于将网文制作成动画的索以文化,虽然出过很多作品,但基本都是作画质量一般、建模略显粗糙,以及单集时长较短的作品,虽然喜欢爽文爽番的观众可以勉强接受,但还是忍不住想要吐槽一番。 但是,当看过索以文化推出的新作《人间最得意》后,对比此前推出的那些动画简直有着质的飞跃,虽然单集时长依旧短的可怜,但人物建模方…

    2022年5月17日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对于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

    资讯 2022年12月15日
  • 新亮相,新标识,比亚迪2022年又有大动作

    奢侈品在行业中的历史地位要如何表达?具有传承性的Logo就是集团最好的标识,而现在这种传承性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奢侈品行业,更是蔓延到了汽车行业,比亚迪毫无疑问是这样一个品牌。历经27年发展,比亚迪标识的具体展现方式虽然常有更迭但是基本元素从未有过变化。 秉持“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品牌使命,比亚迪集团此次标识焕新,在保留极富激情的正红色和圆环…

    2022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