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应届毕业生突破1076万人。求职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叠加特殊时期的影响,求职市场上的“内卷”程度更加惨烈。比学生更焦虑的是广大家长,人到中年之后,还要为儿女就业发愁。一等父母,提前把儿女安排进好单位;二等父母,能利用自己的阅历和见识,帮儿女出出主意;三等父母,反正帮不上忙,听天由命,任由孩子闯荡;四等父母,自己不懂,还给儿子“瞎”出主意。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劳动光荣,不分贵贱。孩子从事什么职业,都可能走向成功。可是,这个时代风云变幻,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求职路上很无奈。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累死在路上,有人弯道超车,有人出生在罗马。2022年的职业大典,淘汰了600多个职业,新增了600多个职业。所以,选择大于努力,在这个时代尤为重要。
【1】劳务派遣制的临时性工作。
实行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出发点是好的,当年也是为了解决国企“定员定资”难题的。2016年,国家规范这种用工模式,要求劳务派遣制员工只能用于临时性岗位,且不能超过用工总量的10%,并实行“同工同酬”。但是,大量无良企业“选择性”执行了对他们有利的部分,回避了“保护劳动者”的部分,所以,导致劳务派遣工非常吃亏。
可是,大多数应届生并不清楚这里面的“暗黑”法则。很多企业招聘是分为三六九等的:一等员工是正式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二等员工是劳务派遣制,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三等员工是业务外包制,企业与外包公司签订业务合同,员工根本不是“人事”外包,而是工作量外包。
很多企业招聘,你以为是他招正式员工呢,其实他是在招劳务派遣制员工。他出面招聘你,但是让你与另外一家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你反正不明白这里面的潜规则,你如果询问他,他会忽悠你,签劳务派遣合同不就是一张纸吗?还在我们企业里工作,与正式员工是一样的。
如果你的儿女遇到这种问题,作为父母一定要清楚:劳务派遣工不是企业的人,而是被劳务公司派遣到企业工作的,属于“二等员工”。薪酬福利差很多,比如,没有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没有发展空间,劳务公司大多数都是皮包公司,他们才不管你们的前途呢。不要指望能转正(表现好的劳务工可以转为合同工),这扇大门关得严严的。
【2】明显衰落的替代性工作。
最新版的职业大典里,近几年又消失了600多个职业。比如,某港口公司,原来在码头上作业的员工有2000多人,包括驾驶员、搬运工、调度员、理货员、吊车司机、签单员、安检员、检查员等20多个工种。现在,码头作业全部实行无人智能化,只需要20多个人,坐在监控数字中心里操作键盘,就能把码头作业运行得高效有序。
记得当年一个相声段子:大学毕业找到了最好的工作——BP机修理专业。可惜的是,他还没有毕业,BP机先下岗了。在传统产业里,现在以及将来,被取代、被淘汰、被消失的职业越来越多。很多通用职业,都面临着被机械化、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取代的结局。职业发展符合事物的普遍客观规律,潮起潮落,大浪淘沙。
作为父母,要给孩子讲清楚,有些职业可能会被取代,不要觉得他们招人量大、容易录取,就轻易就业。比如,银行的柜员、超市收银员、流水线作业工,甚至那些高难度的高空作业工、水下电焊工、普通车工等职业,慢慢都会被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手臂、电气自动化所取代。那些简单的采编、文字编辑、设计制图、小程序制作等职业,也可能在未来五年内被取代。
【3】业务外包制的辅助性工作。
2016年国家规范劳务派遣制用工模式后,很多无良企业又创造了一种业务外包用工模式,比劳务派遣模式更“坏”。劳务派遣,派遣的毕竟是“劳务”、是“人”;业务外包,外包的是业务,而不是“人”。你是业务外包工,在企业里工作,但你连“人”都算不上,而是一种“工作量”。
比如,某企业所属的油库,如果招聘正式员工,每月薪酬福利8000元,而且还不能轻易辞退他们。如果招聘劳务派遣制员工,又存在超过10%的限制,违反“混岗用人”的制度,所以,企业就把油库管理的工作量打包成一个“业务包”,统一外包给一家外包公司。至于用多少人、给多少工资,都属于这个“外包业务”里的工作量而已。
你虽然在油库里上班,但是,你跟企业“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你只是包含在这个“打包业务”里的工作量而已。企业想裁员,只要通知外包公司就可以了,根本不用跟你打招呼。外包公司只是一个空架子,他们根本不管你,也不会保护你,没有任何发展前途。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有人肯定会说,天下的好工作,哪里好找?谁不知道要找既高薪又稳定的工作?这篇文章,难道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嘛?是不是有一点何不食肉糜的味道?这篇文章,本意是奉劝年轻人,但凡能找到合适工作,就不要长期从事“三性”职业。这些职业的结局注定越来越差。如果你暂时找不到合适工作,可以从事这些工作,临时过渡一两年可以,最好不要超过五年,五年之后,你想转行都来不及了。
大头条版权所有,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gtoutiao.com/article/7783